三联生活周刊
首页
杂志
中读课程
人文城市
行读
商城
周刊书店
文创市集
生活市集
登录/注册
搜索
搜索
总共为您找到
0
个内容
搜索历史
清空搜索记录
热门搜索
更新啦!快去看看吧~
写想法
收藏
分享
设置
夜间模式
字体
系统字体
思源宋体
方正楷体
方正仿宋
字号
小
标准
大
特大
巨大
张晓刚:记忆只是一个过程
来源于
三联生活周刊
·
2018年第40期
《创造者:光荣与道路》
文 · 曾焱
张晓刚:记忆只是一个过程
时长18:14
张晓刚被评价为“中国当代艺术的缩影式艺术家”。从张晓刚艺术经历和作品风格的演变中,可看到中国当代艺术40年变迁的重要轨迹。
历史
张晓刚
父亲
改革开放
艺术
美术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本文共计5290字,购买后阅读全文
¥388
¥
298
开通数字刊会员
如已开通,请
登录
相关作者
曾焱
《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
相关文章822篇 >
所属杂志
第
期
总第
相关推荐
| 文化
摆脱了“文革”时期的风格,色调开始变得冷而灰,饱含了伤感的人道主义,刘宇廉、陈宜明、李斌三人合作的《伤痕》,高小华的《为什么》,罗中立的《父亲》都是代表作,代表艺术家还包括程丛林、周春芽、张晓刚。...
热度 12813
| 封面故事
这个后来被称为“沙子堰”时代的艺术聚居环境,由何多苓、张晓刚、周春芽等塑造起来,不仅是和谐的友谊,还是更多的机会。 郭伟是成都人,拿画去成都画院给何多苓看时,职业还是一名工人。“1985年已经到了我25岁...
热度 169
| 封面故事
1978年老栗从美院毕业,随后进入《美术》杂志做编辑,这个时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也是老栗的梦开始的地方。那时候《美术》的负责人是何溶,他被认为是一个开明的领导,“文革”前他的一篇《牡丹好,丁香也好》的...
热度 96
留言区
请先
登录
再提交想法
0/500
推荐阅读
扫码下载《三联生活周刊》
官方APP
扫码关注《三联生活周刊》
官方微信公众号
00:00 / 00:00
文稿
倍速
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