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生活周刊
首页
杂志
中读课程
人文城市
行读
商城
周刊书店
文创市集
生活市集
登录/注册
搜索
搜索
总共为您找到
0
个内容
搜索历史
清空搜索记录
热门搜索
更新啦!快去看看吧~
写想法
收藏
分享
设置
夜间模式
字体
系统字体
思源宋体
方正楷体
方正仿宋
字号
小
标准
大
特大
巨大
史铁生:有限中无限的可能性(2)
来源于
三联生活周刊
·
2017年第13期
《生育二孩》
文 · 朱伟
文学
80年代
史铁生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本文共计2701字,购买后阅读全文
¥388
¥
298
开通数字刊会员
如已开通,请
登录
相关作者
朱伟
《三联生活周刊》前主编
相关文章486篇 >
所属杂志
第
期
总第
相关推荐
| 文化
上世纪80年代,作家和作协到处都充盈着神圣感,出门一说是作家会让人肃然起敬。那时候明星都不如作家受欢迎,靠脸蛋儿的不如靠脑子的是社会的共识。可惜这共识到90年代就分道扬镳了,金钱至上的社会价值观让作家们...
热度 803
评论 1
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史铁生 我是1979年,先读到《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与《午餐半小时》,再骑车找到雍和宫大街26号,认识的史铁生。这两篇小说是铁生创作的开端。雍和宫大街26号院很小,容不得树,两间房,前后屋,...
热度 983
| 文化
重新看80年代的文学和这些作家,我觉得我真正看到了他们对中国文学构成的特别重要的意义,就像我们怎么来认识8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的重要性一样。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是如何重要,80年代中国文学的重要性也就如何重要...
热度 1880
评论 2
| 封面故事
日后载入当代文学史的史铁生、阿城、张承志、李陀都住在附近,他们兴致一来,指定一家,一帮人不打招呼,说到就到,坐下就看电影、聊文学。那时朱伟有一辆凤凰牌自行车,他也骑车到城里催稿,阿城便是其一。有一次进...
热度 6437
评论 3
留言区
请先
登录
再提交想法
0/500
推荐阅读
扫码下载《三联生活周刊》
官方APP
扫码关注《三联生活周刊》
官方微信公众号
00:00 / 00:00
文稿
倍速
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