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哲学的性质和内涵及其在现代条件下的功能和地位,中国哲学学科史上一直有不同的认识。这些不同的认识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关于中国究竟有没有哲学的问题,这是一个自现代学科意义上的中国哲学学科建立伊始便出现的问难,始终成为困扰中国哲学学科发展的问题,在前些年更引起了学界的广泛讨论。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涉及到对中国哲学独特性的认识。二是关于中国哲学在现当代条件下的存在形态问题。曾有海外新儒家学者提出,传统文化已经是花果飘零,已经成为失去了肉体躯干的“游魂”。这种看法,严重干扰了我们对中国哲学现实形态的体察和把握。其中蕴含着关于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的深刻误解。三是关于中国哲学与时代的关系问题。中国哲学作为一种承载传统智慧的思想系统,其性质是否必然是保守的,其精神是否必然是复古守旧的,这些问题都关乎对中国哲学与时代性关系的理解。因此,如何看待中国哲学传统本身的时代性,实质上就是如何理解中国哲学传统中的创造性格。
对于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难,我们有必要正本清源,廓清误解和曲解,深化当前时代关于中国哲学的正确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