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生活周刊
首页
杂志
中读课程
人文城市
行读
商城
周刊书店
文创市集
生活市集
登录/注册
搜索
搜索
总共为您找到
0
个内容
搜索历史
清空搜索记录
热门搜索
更新啦!快去看看吧~
写想法
收藏
分享
设置
夜间模式
字体
系统字体
思源宋体
方正楷体
方正仿宋
字号
小
标准
大
特大
巨大
马林斯基的中国月
来源于
三联生活周刊
·
2016年第49期
《卡斯特罗 革命的活化石》
文 · 王丹阳
俄罗斯的文化符号,近观之中,战斗民族之特性,仍是鲜明。
战争与和平
马林斯基
艺术
俄罗斯
歌剧
乐队指挥
剧院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本文共计6391字,购买后阅读全文
¥388
¥
298
开通数字刊会员
如已开通,请
登录
相关作者
王丹阳
相关文章74篇 >
所属杂志
第
期
总第
相关推荐
| 专访
1978年首次在马林斯基剧院登台(那时叫基洛夫歌剧院),年仅25岁;1988年担任剧院的首席指挥和艺术总监;2004年指挥伦敦交响乐团演出普罗科菲耶夫交响曲全集引起轰动;从2007年开始担任该团首席指挥。 问:是什么...
热度 27
| 古典音乐欣赏入门
听众不难发现,这段庄严而正式的波洛奈兹舞曲来自普罗科菲耶夫的歌剧《战争与和平》。当我在准备《普希金组曲》时,我重温了柴科夫斯基的歌剧《黑桃皇后》里所有的音乐和戏剧“食粮”。 普罗科菲耶夫在《自传》里...
热度 24
| 爱乐笔记
捷吉耶夫与马林斯基剧院录制的一系列俄罗斯歌剧震惊乐坛,也必须感谢制作人安娜(Anna Barry)和史密斯(Erik Smith)。 制作人并非完美无缺,只是分工注定了他们必须承担起强烈的职业道德,否则最糟糕的情况下听众...
热度 26
留言区
请先
登录
再提交想法
0/500
推荐阅读
扫码下载《三联生活周刊》
官方APP
扫码关注《三联生活周刊》
官方微信公众号
00:00 / 00:00
文稿
倍速
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