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生活周刊
首页
杂志
中读课程
人文城市
行读
商城
周刊书店
文创市集
生活市集
登录/注册
搜索
搜索
总共为您找到
0
个内容
搜索历史
清空搜索记录
热门搜索
更新啦!快去看看吧~
写想法
收藏
分享
设置
夜间模式
字体
系统字体
思源宋体
方正楷体
方正仿宋
字号
小
标准
大
特大
巨大
余华:温暖与百感交集的旅程(1)
来源于
三联生活周刊
·
2017年第28期
《走向“最后关头”》
文 · 朱伟
文学
小说
余华
80年代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本文共计2662字,购买后阅读全文
¥388
¥
298
开通数字刊会员
如已开通,请
登录
相关作者
朱伟
《三联生活周刊》前主编
相关文章486篇 >
所属杂志
第
期
总第
相关推荐
| 文化
纳博科夫有本书叫《文学讲稿》,我还是在80年代看的,那时还有一本福斯特写的《小说面面观》和一本《现当代小说99篇》,推荐99本书,了解现当代最重要的作品,每个作品有一个简单的介绍。我觉得我做的工作就是这样的...
热度 1876
评论 2
他沉浸在“更宽容、更开放”的思维里,希望最大程度地体现对文学内、外延的拓展,完全没意识到此时80年代早已“日过午”,于是就有了《人民文学》的1987年一、二期合刊。 一、二期合刊当时是集中了各种最新锐的...
热度 675
| 封面故事
上世纪80年代,我在鲁迅文学院学习的时候,就有伤痕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文学、新写实小说等等,我所在的作家班当时有很多现在大名鼎鼎的人物,像莫言、余华、刘震云,还有那时很有名的徐星、洪峰,每个人的写作都不...
热度 6428
评论 3
| 文化
放眼望去都是这样,我们的小说也衰落了,我们都经历过余华、苏童、莫言他们争着抢着出小说的80年代。那个时候人手一本《十月》、《收获》…… 我觉得这个跟整体上的民族任务阶段有关系,这种畸形的情况是因为宏观上...
热度 657
留言区
请先
登录
再提交想法
0/500
推荐阅读
扫码下载《三联生活周刊》
官方APP
扫码关注《三联生活周刊》
官方微信公众号
00:00 / 00:00
文稿
倍速
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