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体育 > 正文
李娜终成霸业
2011-06-13 14:04 作者:张文悦(《网球》杂志记者)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2011年第24期
2011法网女单冠军李娜在埃菲尔铁塔下展示奖杯
2006年7月的一天,北京火车站,从武汉来京的李艳萍和女儿李娜紧紧拥抱在一起。一周前,李娜刚在温布尔登锦标赛闯进8强。那是中国选手第一次打进大满贯单打8强。在国内外网球专业媒体眼中,单打荣耀远远高于双打,温网8强是一个很彪悍的历史突破,但在中国体育圈并未带来多大涟漪,在大众心中,冠军才值得称道。那年郑洁/晏紫勇夺澳网和温网大满贯女双冠军。李娜的光芒严重被掩盖。李娜随即代表中国出战国际网坛唯一的团体赛联合会杯,李艳萍也有机会来北京和女儿团聚。这是2001年在九运会现场目睹女儿斩获3金后,李艳萍第一次在现场为女儿督阵。一周后,李娜没让母亲失望,以一记接发球制胜分锁定胜局,助中国队第一次打进联合会杯世界一组8强。
那个夏天,距离李娜复出只有两年时间。
2011年法网夺冠后的赛后记者会,有个外国记者问到李娜为什么曾经退役,被李娜以“排名低无心恋战”搪塞过去。其实除了身体伤病不得不一直服中药,主要还是和教练的矛盾激化,训练中产生抵触情绪。“不练了”、“不打了”也是中国体育圈的普遍现象,无数有天赋的运动员年轻气盛,面对残酷现实选择了放弃。
在母亲李艳萍看来,李娜能够在复出后迅速进步,是敬业的态度。在男友姜山和国字号前辈潘兵(潘在2005年说李娜是20年才出一个的天才)的联手辅佐下,李娜严格执行训练计划,比赛中无论什么对手和局势,都能坚持到最后一分。她和教练都坚信:日本小个子伊达公子能打进大满贯半决赛,中国选手肯定也行。
然而“敬业”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2005年之前,兢兢业业让李娜形成了强大的技术体系,标志性的正反拍平击球轰出制胜分,往往让对手很狼狈,但碰到防守能力强的对手时,李娜却经常自爆,大起大落的现象时有发生。想在大满贯赛场更进一步,李娜意识到自己需要进化。像多年前的天才少女胡娜一样,她也憧憬着国外选手所走的职业化路线,于是“炮轰”等字眼不断见诸报端。现实是,2008北京奥运会当头,你只能去适应传统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