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观察 > 正文
“山西王”阎锡山的最后岁月
2011-05-04 13:38 作者:李菁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2011年第18期
阎锡山(摄于20世纪50年代)
最后的舞台
我记得接到“代总统”李宗仁从南京发来电报的那天,是1949年的3月29日。那时候国共双方决定4月1日在北平举行和谈,李宗仁特地召集阎先生与居正、白崇禧、张治中等人去南京,在代表团启程前夕,商讨和谈问题。
那时候太原已经被共产党部队包围,但是“飞虎将军”陈纳德组建的“民航空运大队”每天还从青岛飞往太原运送粮食,不过只是空投,飞机并不降落。我们在上午拿到电报后,马上跟青岛方面联络,那边答复:下午派一架飞机来,马上就走。
下午17点左右,我们驱车到了汾河西岸的临时机场。我们几位机要秘书简单地带了一些资料,跟着阎先生登上飞机离开太原,晚上20点多到的南京。阎先生这一走,就此告别了他经营38年的山西。
在南京,我们一直在等待北平前方和谈的进展情况。阎先生这一次到南京,还特地飞到溪口去见了蒋先生。那时候,大家对国共和谈能否达成一个新协议,其实心底都持悲观态度。
果然不出所料,4月20日,国共谈判破裂的消息传来,解放军第二天便横渡长江,直逼南京。22日,陈纳德派飞机帮助我们从南京退到上海。
蒋介石退位后,行政院长孙科以南京不稳为由,将行政院迁到广州,这使得李宗仁处境尴尬——南京只有一个代总统,而没有行政机构;广州只有一个行政机关,而没有政府首脑。这个纷争的背后,其实还是蒋介石与李宗仁的矛盾。李宗仁当然对此心知肚明,2月份,他曾委托阎先生到溪口与蒋介石沟通,希望能缓解矛盾。和谈破裂后,心灰意冷的李宗仁干脆又回到广西,蒋介石隐退不出,国民党内部也是四分五裂。已经迁到广州的一些国民党元老劝阎先生:行政院都空了,你还是赶紧到广州来吧!所以在上海短暂停留几天后,我们跟着他又飞到了广州。到了广州后,阎先生与一些元老们商量,为了大局还是要请李宗仁到广州来。5月3日,阎先生与居正、李文范一起飞到桂林,劝说李宗仁。
李宗仁不去广州,实际上还是因为手上无权,空手怎么做“总统”?阎先生、居正与李文范三人,与李宗仁讨论时局相关问题后,整理出一份谈话记录,由李宗仁函请何应钦转送蒋介石。李宗仁开出了几个去广州的条件,大体是要求指挥权、人事权和财权等。5月6日,蒋介石回了一封信,答应李宗仁交出一切权力,5年之内也不过问政治。之后,阎先生与朱家骅、陈济棠又第二次飞桂林。阎先生告诉李宗仁,对于他的六点要求,除了拒绝赴欧美之外,蒋总裁已经承认了五点半,不过是发点牢骚,他劝李宗仁,发牢骚总比不发牢骚好。一番工作下,李宗仁终于答应下来。5月8日上午10点,李宗仁与阎先生等人乘同一架飞机到了广州。而蒋介石为了表明自己的态度,在发完信当天就离开上海,从复兴岛乘江静轮南下到舟山群岛,然后转飞台湾,与李宗仁之间再无往来。
1949年3月,压力之下的孙科被迫辞去行政院长一职后,何应钦接任;在一片军事溃败声中,何应钦又不得不辞职。于是李宗仁要物色新的行政院长人选。他提名居正出任,居正是孙中山时代的元老,在大家感觉可能稍偏李宗仁一些,没想到在立法院以一票之差未获通过。听说李宗仁有两个委员在香港没有赶回来,结果就差了一票。李宗仁又提名了阎先生,最终获立法院通过。6月13日,阎先生就任行政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