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封面故事 > 正文
吴宇森的颠覆与创造
2008-07-01 05:57 2008年第24期
40 再说三国
即使是今天,全球化、现代、后现代、个人主义、英雄史观翻了好几页了,三国故事依然可以装进新时代的寄托,借电影《赤壁》再讲一遍。无论编导们如何强调其依据是《三国志》,更具历史的真实,历经1000多年的解读编排演义中,三国历史的真实再难抵过扎根于民间的英雄模型。
《三国演义》很神话,强调个人英雄,我从不迷信,当然我崇拜的是实实在在的英雄。我希望借古喻今,也希望把那些历史人物拉近一些,让观众感觉到他就是周瑜、就是诸葛亮,或者他的朋友当中有赵子龙,我们同时也正在做这样的事,但不是神话的,靠的是互相关怀的力量,所以把这些人物做了调整。
48 陈汗:在历史的空白处写戏
《赤壁》的编剧之一陈汗对吴宇森拍摄《赤壁》的思路非常认可,和许多内地编剧不同,陈汗认为只要是历史上没有写出来的都可以想象。这和他在香港影视圈里多年来接受的编剧方式有关,就像吴宇森可以为一种礼仪或是器物考证半天,但是并不介意主要演员都留着分头——这是因为这些演员平时还有别的戏要拍。这可能就是吴氏三国的痕迹。
52 解读赤壁之战战场
这场1800年来让人津津乐道的著名战役,始终以乌林长江对岸曹吴双方初战的地点命名。这个地点正是湖北赤壁市西北的赤壁山,中国古代著名战役中唯一保留了部分历史原貌和原始遗迹的古战场。
58 统一与割据的悖论
60 维系庙堂与江湖的浪漫史诗
66 视觉想象中的《三国》
70 众人的吴宇森
阅读更多更全周刊内容请微信扫描二维码下载三联中读App,注册就有红包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