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观察 > 正文
特内特:布什“伊拉克门”的替罪羊
2003-07-30 10:54 作者:金浙 2003年第29期
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乔治•特内特7月11日发表声明承认,对总统布什被指责在今年1月底发表的国情咨文中包括“伊拉克企图从非洲购买铀制造核武器”的假情报,特内特及其领导的中情局愿承担责任。特内特在声明中指出:“首先,中情局曾经在总统布什发表国情咨文前审阅通过了这份文件;第二,我在中情局是审阅国情咨文的负责人;第三,总统绝对有理由相信,最后呈交给他的国情咨文中的内容可靠。”特内特说,布什在国情咨文中提到“英国政府已经得知萨达姆最近企图从非洲获取数量可观的铀”的内容不应出现。
特内特解释说,当时,“根据我们目前了解的情况,(中情局)官员最终一致认为(国情咨文)讲稿中的内容在事实上正确,即英国政府报告说伊拉克企图从非洲购买铀”。
作为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理由之一,有关伊拉克正在发展包括核武器在内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情报正受到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质疑,甚至有分析家将伊拉克情报问题同当年的水门事件相比较,将它称作“伊拉克门”。7月9日,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结论称,布什国情咨文中有关伊拉克向非洲国家购买铀的情报并不属实,之后,根据《华盛顿邮报》和《今日美国》等媒体的民意调查,布什的支持率下降至52%,这是一年多的最低点。
鉴于特内特和布什家族的特殊关系(老布什曾经担任过中央情报局局长),特内特此次主动揽过在非洲铀情报问题上的责任被许多媒体解读为在为布什充当替罪羊,为布什明年的竞选连任扫清障碍。不过,《华盛顿时报》的分析认为,特内特此举可能无法从根本上消除民主党和媒体对布什政府的不满和质疑。因此,白宫能否摆脱这场“信誉危机”目前仍是未知数。■
阅读更多更全周刊内容请微信扫描二维码下载三联中读App,注册就有红包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