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观察 > 正文
路线图遭遇民意抵抗
2003-06-24 11:07 作者:金浙 2003年第24期
6月4日,约旦城市亚喀巴,在美国总统布什同以色列总理沙龙和巴勒斯坦总理阿巴斯举行了历史性的峰会后,沙龙宣布将拆除巴勒斯坦地区的所有非法定居点,而阿巴斯也表示将停止对以色列进行恐怖攻击。
尽管这个表态并未超出两国先后表示接受的“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中的内容,但如此直接承诺“路线图”计划中具体的也是最重要的内容,对双方领导人来说还是第一次。这意味着2005年底最终建立巴勒斯坦国的“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正式启动。然而,启动之后的“路线图”计划现在却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那就是两国的国内民意。
沙龙是个强硬的总理,在他执政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以色列人增加了几十处非法定居点,这使自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以来的非法定居点总数已经达到150多个。目前,沙龙仅宣布拆除10处“有争议的”、通常无人居住的、零散定居建筑,在三方会谈的当天,就有4万以色列人举行游行示威,更不要说今后更为棘手的耶路撒冷的地位等问题。为防止沙龙重蹈“鸽派”前总理拉宾的覆辙,以色列安全部门不得不为沙龙增加了保镖。
在巴勒斯坦情况可能更糟。激进组织哈马斯6月6日宣布,与阿巴斯关于结束袭击以色列人的谈判破裂。这挑战了阿巴斯在亚喀巴时作出的和平承诺。路透社报道,哈马斯在作出上述宣布后,其支持者随即举行示威游行,誓言对以发动更多自杀性袭击。就连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都对三方会谈提出了批评,称沙龙没能对巴勒斯坦人民作出任何切实的承诺。他说:“很不幸,以色列人没有提供任何东西。将一辆房屋拖车移到这里或是那里又有什么意义呢?”■